近日,“端瑩教育獎勵基金”第三屆頒獎儀式在安徽省黃山區新豐鄉、新豐中心學校舉行。此次共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優秀教師12名,獎學金近萬元。這在安徽省以普通黨員個人名義設立教育基金尚屬首列。
自2008年鄧端瑩女士為回報家鄉,主動發起、首次捐資8萬元,在該鄉設立教育獎勵基金以來,她己連續三年、每年捐出上萬元,目前己捐出4萬余元。對該鄉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,該鄉中心學校的名次,由原黃山區13所學校中倒一、二名,一躍成為前三名,語文,數學更是獲得單科第一名。
一個人做點公益好事并不難,難的是鄧女士多年來懷著對黨和人民、對家鄉父老深厚的感恩之情,熱心傾情公益事業默默奉獻。作為白領企業家,她一向對自己勤儉節約,卻熱衷助人為樂。
就在她捐資故鄉設教育基金的同時,看到該學校旁通往山村的小路崎嶇難行,為了讓孩子們安全上學,附近的老百姓方便通車,她—次性捐資近2O萬,劈山修路,把原來羊腸小道修成可通汽車的水泥路。
無獨有偶,涇縣桃花潭鎮陳村,原兩條小路高低不平、雜草叢生,每遇陰天雨雪道路泥濘打滑,當地老人和孩子十分難行。為此,她又捐資4萬余元修成近200米長可通汽車的水泥路。她的義舉受到當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評。
四川汶川大地震她一次性捐資5000元,青海玉樹地震、她又一次性捐資8000元。 此外,每年勞動節、中秋節和春節前、僅為合肥市光明街道,特困勞模和特困黨員送溫暖,她就要捐出上萬元。對大別山區對點幫貧扶困,日常幫助故鄉群眾和朋友,她每次慷慨解囊相助,從不記錄。對她多年義舉,知情人都說鄧大姐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,幾乎都奉獻了公益事業。最令人敬重的是,她所傾注的愛心從不張揚,更不圖回報,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。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