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敏杰在今年9月首赴玉樹災區,感嘆當地兒童生活條件艱苦,返京后立即發起捐助活動
馬菁昨返抵北京,并表示會努力圓丈夫心愿,繼續做好公益事業。
生于香港,求學于英國,立業于北京,樂于用自己獲得的財富回饋社會;地震后兩赴玉樹,為災區的孩子帶去溫暖,自己卻因車禍遇難,獻出年僅35歲的生命……他叫曾敏杰。
共青團中央5日在京舉行“第八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、組織獎、項目獎”頒獎儀式。這位香港出生的英籍華人獲得專門設立的“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特別獎”。據了解,這是中國首次為非中國籍人士頒發青年志愿者獎項。
在親友和同事的眼里,曾敏杰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,他總是身體力行地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參與公益事業。2009年來到北京定居后,曾敏杰和妻子馬菁一起創辦了幼兒教育機構“家·盒子文化有限公司”,并開始關注內地兒童福利,為兒童慈善事業做了大量工作。
今年3月11日至5月16日,曾敏杰先后10次接收3名腦癱兒童到“家·盒子”嬰幼兒游泳館進行理療康復訓練,并為他們制定康復日志,定期跟蹤康復情況。他還兩次組織打工子弟小學的孩子們到“家·盒子”作客,為他們表演環保主題的舞臺劇,請他們體驗各種游戲設施。
玉樹地震發生后,曾敏杰在世界地球日(4月22日)組織公司員工和中心會員為震區災民捐款,并通過慈善機構送達災區。9月初,他隨內地慈善機構“兒童救助會”前往災區探望地震孤兒,發放首批過冬物資。
看到還有不少災區兒童沒有御寒物資,曾敏杰立即決定回京后自行組織募捐。10月25日,曾敏杰再度踏上前往玉樹的路程。
27日,他與兩位同事一起乘坐越野車,會同承載電爐、棉被、帳篷等御寒物資的卡車,從西寧出發前往路途十分遙遠的玉樹州囊謙縣吉尼賽鄉,最終目的地是這個鄉的瓦作村小學、麥曲村小學。
下午17時30分許,越野車駛經一段崎嶇山路,因雪后路面濕滑,道路連續下坡急彎,車輛失控墮山。曾敏杰和同事楊浩、瓦作村村委會副主任布桑不幸罹難。事故發生后,馬菁堅持趕赴玉樹,將價值10萬元的過冬物資一一送到災區學童手里,完成了丈夫的遺愿。
曾敏杰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。11月6日,曾敏杰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,100多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自發前往送別。
在網民自發為曾敏杰建立的“百度百科”上,詳細記錄了曾敏杰的善舉,以及人們的深深緬懷。一位網友留言說:“太多人看見災區請求支持的消息,會轉發但不會付諸行動。曾敏杰真的行動了,還為此付出了生命。這樣的人,是真的英雄!”(趙博)
責任編輯: